智己L6上市已经有好几天了,来自官方数据,新车上市48小时锁单突破6000台。就个人而言,6000台不算少,但是对于智己L6,以及这么接地气的价格,我认为这款车未来在销量上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就冲一点,看中技术主打体验,这是选择了很好一个方向。
说回新车,在智己L6上市之前,我们有幸受邀参加了智己L6的全球首试,包括场地和道路。之前的文章我们针对场地体验聊了很多,今天主要是道路方面的体验,不想讲太多技术,说说感受才是最真实的。
当底盘科技化,体验自然也不同
首先说说灵蜥数字底盘,这是智己L6一大产品力,它能直接提升一款车的舒适、安全、操控三个维度。从技术来看,这套系统包括智慧四轮转向系统、电控减震器、空?弹簧、电驱等多系统控制模块融合,并由同?套算法中央集控。其中,四轮转向这项功能很是实用,一款近5米长的车,转弯半径仅4,99米,这使得智己L6在路口掉头、过弯等场景下,开起来更加灵活。加上电控减震器、空气弹簧这样的装备,让悬架有韧性的同时,支撑性还不错。
都知道,在过去的燃油车时代,三大件其中之一的底盘调教很考验技术。因为在同样固定的硬件下,你很难实现软和硬的兼顾,最后就变成要么舒适要么运动。问题就来了,在不同场景下,必然会出现短板。而灵蜥数字底盘的加持,就很好解决了问题。
再比如舒适制动这一块,电车的加速本身就快,需要制动的频率自然也高,如果一刹车就“点头”,那坐在车上的人得多难受。得益于从横向到纵向的多维度调校,让智己L6不仅是刹车,还有激烈驾驶下也能做到最大化的平稳。开车的人和坐车的人都能感到安稳,这就是我认为技术存在的价值。
关于电车性能这块,2秒级破百的智己L6到底在什么场景下能够带来爽点呢?我在红绿灯路灯排第一位等绿灯,试了下猎豹弹射模式。说真的,在限速之下,你很难去发挥这种强悍加速力,但是开启模式那个过程,还真有点开飞机要起飞的那种仪式感,当然,更难忘的还是起步瞬间那种快感。虽然不是以快为尊,把它当作是适当的发泄也不为过吧。就像真正的高手拥有神兵利器,你要懂得如何去驾驭。
Carlog一键成片,还要男票做什么?
相比加速性能,真正能给我带来乐趣的还得是City Drive以及多视角Carlog这样的创新功能。先说City Drive吧,这是和火山引擎在模型应用及算法领域的一次深度合作,有点像刷视频的感觉,比如当你开车经过某个大楼或者某个有意思的地点时,车机会实时推送一些信息,比如这个地点的介绍,还有周围一些网红打卡地,包括停车的指引。再比如你刚锻炼完身体,当系统捕捉到这一信息后,它会推荐周边一些适合的餐厅,当然还包括优惠和福利推送。
而Carlog的出现,更是有趣。在开车的过程中,把你认为值得留恋的美景记录下来,并且系统帮你成片,你仅需停好车,等待结果,这是不是懒人必备利器?让出行变得便利且惬意,这或许就是智己汽车理解的人车交互,也是智驾和智舱融合的新玩法。
最后说说IMAD,也就是去高精地图NOA,重点是城市NOA。根据官方消息,去高精地图的城市NOA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全国开放,这个值得期待。在本次试驾体验中,我也简单试了试智己L6的城市NOA。讲真,无论是智己还是其它品牌,对于这样的功能,我不排斥,但是个人还是更愿意去相信自己掌控方向盘。所以,无论你认不认可它,把它当作是驾驶的一种辅助,当作双保险才是正解,而不是完全交给它。
在功能上,智己L6这套城市NOA已经是足够强大,在开启功能后,无论是跟车还是变道,都很平稳且顺滑,不会像个新手一样显得突兀。相比过去我体验过其它品牌的车型,我认为智己L6这套系统更像老司机的行车思维,比如当遇到前车慢行挡道时,系统会判断换道超车是否合适,如果满足条件,它会选择果断超车,并且回归到设定车速。
可能很多人理解的是超车要慢要看准时机,实际上犹豫不决反而更危险,因为路上情况是动态的,当你慢一步,别人就快一步,安全和危险就在一线之间。再一个,短暂的体验,我还能感受到的是系统对路况的判断,比如地面的划线,还有大车、小车、行人等等的判断,及时显示在屏幕上,并且有警示功能。
当然,实际场景的功能远不止这些,比如连续躲避行人、遇到施工道路路障、复杂路口的通行、夜间连续极限避让这样的场景,智己L6也是能够应对。所以,这套NOA到底有没有槽点,我认为还得深度体验后才能下结论。还是那句话,不管它有多先进,关键还得看人,不能完全依赖系统。
坚持走技术路线,是立足之本
从过去到现在,我们开过的电车已经不少了,很多人会说,电车开起来无趣,都一个样。我想说,你试试智己L6的猎豹弹射模式后,还能镇定自如,再说无趣吧。当然,这只是玩笑,说正题,想到官方一些话,智己L6是一款将智驾域、智舱域、底盘域跨域融合的一款车型,或许这是首次尝试,它也确实给人带来了创新体验。就如同灵蜥数字底盘,把底盘做成一项科技配置,这本身就是具有颠覆性。
从产品而言,智己L6不缺产品力,更不缺技术,但是面对内卷的市场,消费者有理性的,也有盲目的,市场本身就是多元化的。我相信,坚持走技术路线的产品是能够立足的,而这个过程,认可需要时间和一些辅助,比如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网络时代如何掌握流量密码等等。此外,我认为还有一点很重要,任何所谓的创新技术都需要市场的验证,这也是一个过程。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Copyright (C) 1999- www.band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网站地图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