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越来越近,心里烦躁。
在经历了疫情和996之后,每一个被社会狠狠打击的社会动物,都压抑了整整一年,急需找到释放的缝隙。
最好的解药是一大杯冰啤酒。
为什么因为味道有记忆
不同于甜味的快乐和辣味的刺激,啤酒特有的苦味能给人强烈的刺激,让人回想起与火锅,烧烤,聚会有关的凉爽夏夜。
虽然不像红酒那么细腻,不像白酒那么厚重,也不像可乐那么甜,但只有啤酒才能让朋友们一杯接一杯地喝下去,这才是一个热闹快乐的夜晚的关键。
不喝一点,就无法与记忆中的片段重合,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杯筹之间,一比二,三杯四两肚,夸多情怀,上桌,十六随便剁
有人说,孩子会不喜欢啤酒的苦味,害怕酒精的道德约束中老年人经常投入烈酒的怀抱,而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却对啤酒情有独钟
当你觉得啤酒比可乐好喝的时候,你就长大了。
可是,如今提到国内几大啤酒品牌,饮酒者大多嗤之以鼻mdash对于中国男人来说,啤酒带来的幸福感可谓大打折扣:盛夏的啤酒越来越淡
我们中国的啤酒真的劣质吗。
01.经典与工业
中国啤酒文化,要想真正融入世界,首先要了解世界啤酒的历史。
在古代,祖先酿造啤酒时,手边的原料是地里种的大麦,没有啤酒花由于没有先进的控温手段,发酵产生高温,最后酿造出一桶桶浑浊多泡沫的啤酒,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口感像土地和麦芽
这种被称为al的经典技术生产精酿啤酒也是人类最早的啤酒,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面包的发明者苏美尔人认为,吃面包和喝啤酒是进入文明的标志
直到今天,欧洲人的餐桌上仍然沿袭着苏美尔人吃面包和啤酒的习惯。
苏美尔
如果说麦芽是啤酒的躯体,那么啤酒花就是啤酒的灵魂。
后来啤酒酿造技术传入欧洲,啤酒文化的最突出作用仅次于麦芽mdashmdash啤酒花作为稳定剂是德国人决定的。
到了中世纪,啤酒酿造已经从家庭转向修道院和乡村作坊,成为修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修道院里乞讨啤酒的人越来越多,喝酒就像吃了长生不老药修道院的啤酒根本满足不了需求,所以才提供付费
这是啤酒商业化的起点。
中世纪啤酒作坊
在革命期间,数千万工人总是在辛苦工作一天后喝一杯这个时候,香味和口感都是次要因素,关键是价格和成本
为了提高产量,德国人选择冷却煮沸的啤酒或者用这些原料在冰冷的地窖里酿造啤酒摆脱小作坊的手工模式,一次就能酿出几十吨酒,填饱数百万口渴的酒鬼的嘴
人们称之为淡啤酒。
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些逐利的资本家用更便宜的大米和玉米代替大麦,降低了成本,成功碾压了传统的酿酒厂淡啤酒变得流行起来
能尝出来的,轻蔑地叫工业啤酒。
爱尔兰工人在酒吧里喝酒。
故事的结局是众所周知的拉格啤酒后来居上,现在占全球啤酒产量的90%以上我们现在熟悉的百威,喜力,嘉士伯,都是后来崛起的拉格啤酒品牌而Al啤酒,也就是精酿啤酒,加上其他种类的啤酒,加起来不到10%
鄙视链就这样形成了精酿啤酒,作为手工,醇厚,古典,昂贵,小众,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俯视着工业啤酒
即使啤酒也有审美标准,但这个标准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
会喝酒的人认为,既然啤酒的四大成分是麦芽,酒花,酵母和水,那么麦芽和酒花的味道越浓越好自然发酵的风味越复杂多变越好
但是对于更多喝不好的朋友来说,精酿啤酒的酒精含量太高,太苦,太烈这些都是常见的抱怨,就像现在的艺术作品一样,无法欣赏
审美是一回事,生活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不是工业文明和工业啤酒的出现,有多少人会在贫瘠的年代接触到啤酒更别说砸钱玩得开心了
任何新生事物,从萌芽到成熟,都是曲折的当然,啤酒行业也不能独善其身
02.短暂的春天
中国人与酒的关系几乎比中国文明史还要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啤酒却是在19世纪才走进中国人的生活与黄酒,白酒相比,显然是后来者
100年前,啤酒在中国只是老外独家,40多年,中国食品消费世界与老外也是完全支离破碎的一方面,中国人讨厌世界列强,他们根本不愿意接受啤酒另一方面,外国人酿造的啤酒数量很少,无法进入大众市场消费
1949年,我国啤酒年产量只有7000吨,还不到一个小酒厂的年产量中国的啤酒文化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啤酒文化的发展也是改革开放后的40年
哈尔滨啤酒厂的老照片
在那个诗意的时代,在物产丰富的中国大地上,多样的环境让不同地方的人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感觉这种差异给中国的啤酒工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并使中国各地都有了自豪的啤酒品牌。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5年国家实行啤酒特别项目地方政府集资26亿,中国建设银行投资8亿,国家用2000万美元购买先进的流水线中国正式开放Rdquo中国制造,啤酒之门
在20世纪80年代举行的全国评比酒会上,获奖的啤酒不在少数mdash上海啤酒,佳丰啤酒,青岛啤酒,五星啤酒,西湖啤酒,北京啤酒和雪花啤酒
有一段时间,啤酒厂的建立席卷全国短短几年,本土啤酒品牌多达813个,城市一号啤酒盛况壮观曾几何时,当地一些啤酒厂生产的啤酒,在老一辈的成长路上留下了太多的青春记忆
无论是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喜悦,还是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后的迷茫和失望,是成为第一还是在孙山失去名声的兴奋,还是初恋的兴奋和失恋的痛苦,人们常常会把自己的感受倒进一杯杯冒泡的啤酒里那些又好喝又不贵的家乡啤酒,往往是人们衬托生活的最佳释放剂
可惜国产啤酒的春天并不长。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这些曾经称霸市场的啤酒品牌,除了少数几个大酒厂外,都成了领头羊,其中的mdash在国外的轰炸面前败下阵来mdash四川的蓝剑,湖南的白沙,武汉的星音阁,浙江的中华都走到了尽头皱纹里只剩下黄酒标签,告诉今天的人昨天的感受和过去的辉煌
中国啤酒企业为了生存,选择稀释盈利的生产模式和以低档淡爽换销量的市场模式,已经把啤酒改成改造面目全非。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明确规定啤酒花和麦芽的含量,才可以称为啤酒所以酒厂老板为了降低成本,适应中国人的啤酒消费观念,成功改良配方,用大米淀粉代替麦芽,连啤酒花都舍不得放,里面还有糖浆所以现在的啤酒清淡如水,没有一点苦味
我们都熟悉哈清言雪。
效果很明显但是,当大家都学会了这项技术,为了保持竞争力,厂商也越来越多的参与进来渐渐的,不知道是谁开始的,干脆不再放啤酒花和麦芽,酿出来的酒也变得越来越淡,越来越便宜
逐渐物美价廉的代名词,即使历经十几年的洗礼,也始终徘徊在个位数的价格波动中,从未真正引起人们对的关注,免费啤酒,担忧。
利润率低一直是国内啤酒生产企业最大的心结。
今天中国生产的工业啤酒,已经尝不出任何啤酒花的香气,只剩下所谓的Rdquo感,这也是各品牌争相宣传的卖点。
说我的酒Rdquo那家人说我的酒酷,真的没有字,就用超级总结一下我担心的是,到时候,当一切都与Rdquo在所有相关的中文词汇穷尽之后,还会有一款啤酒叫郑爽的现状,
不管是不是很棒,尝不出来吗。
很多人把中国工业量产的拉格叫啤酒因为它们太淡了,就像碳酸饮料有味道,不酸不甜。
还记得小时候夏天去给爸爸买饮料吗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高高的啤酒瓶小心翼翼的抱在怀里,生怕不小心掉下来
现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酒能比得上那种质感就像被时间带走的夏夜,美好只停留在记忆里,难以重现
03.暧昧的尝试
当饮酒者还在事后陶醉的时候,制造商已经开始抱怨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头部的几大厂商开始了新一轮的啤酒涨价潮伴随着接二连三的涨价公告,原本低调的啤酒行业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原材料成本频频增加,这让涨价看起来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再加上近几年国内啤酒销量下滑,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涨价可以看做是啤酒厂商一种暧昧的尝试
高端啤酒的线索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当时,袁琪森林,喜茶和乃雪的出现激发了高端啤酒产品的灵感
对利润的强烈需求,驱使各大酒庄不遗余力地向高端战略转型。
性能反应非常明显得益于提价,华润啤酒,青岛啤酒和重庆啤酒2018年上半年每吨收入分别增长13%,5.9%和4.7%
典型的是,2020年,重庆啤酒与嘉士伯重组,彻底颠覆了品牌的一贯调性:其两位数价格的产品成为主流这种高端转型也为重庆啤酒带来了高达68%的毛利率而且自2017年底国内啤酒市场第一轮涨价以来,重庆啤酒已经连续三年毛利率提升
高端对于缓解厂商的利润困境有着天然的契合,尤其是对于创立之初就以低价占领市场的国产啤酒。
可是,有喜有悲涨价提高了各大厂商的能力,但背后的质量并没有提高而这将是国产啤酒摆脱低质量最大的枷锁
主观上我可以接受啤酒涨价,但不能忍受同样平庸的品质。
其实不管是高端还是低端,抢占市场,争夺高端用户都无可厚非关键是通过产品质量
国产工业淡啤酒,劲道太少,需要喝很多才能达到我们记忆中的快乐状态口味和成本都到了底线
所以除了价格更高,厂商也开始尝试把产品做的更高什么是高端啤酒无非就是lager啤酒,重新探索经典的al啤酒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精酿啤酒
早在2016—2017年,如酒花,猴子工艺,斑马工艺,拳猫等都是在市场中诞生的,高端玩家去年也有数十亿元进入精酿啤酒圈,茂源外,海伦士等连锁酒馆,以及泰山元江,新岭啤酒,宣博啤酒等精酿品牌相继获得融资
似乎遍地开花精酿啤酒赚钱吗看看重庆啤酒每年上升的毛利率
精酿啤酒毛利率之所以这么高,一方面是因为其单价远高于主流工业啤酒一般来说,一瓶500ml的精酿啤酒实际原料成本在2—3元,售价在10元左右另一方面,对于很多小作坊来说,只需要几个人操作,人力成本并不高
而且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精酿啤酒的渗透率仅为2.2%,相比美国12.3%的渗透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预计到2025年,精酿啤酒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5亿美元,占啤酒市场总规模的11%
换句话说,发展空间很大。
但时至今日,依然没有行业龙头企业,依然处于无品牌,无品类的蛮荒时代。
最近5年有4000多家企业冲进这个轨道,仅去年一年就有300多家企业倒下。
精酿啤酒行业,不仅有涌入的人群,还有层出不穷的伤亡。
为什么。
04.啤酒不是啤酒。
第一个原因是产能。
目前绝大多数精品啤酒厂的产量都在几百吨到一千吨之间,与本土啤酒厂相比相形见绌,更不用说啤酒巨头了。
这可以理解毕竟从整个市场格局来看,精酿啤酒并不是主流,在外地也很难看到雪花,青岛这样大规模的标准化,专业化工厂
更何况所谓的精酿啤酒,英文意思是手工啤酒,本质上是小众的,独特的一种而这也是精酿啤酒的魅力所在
例如,美国酿酒商协会有一套通用的工艺行业标准:
1.年产量不超过600万桶,
2.非手工酿酒商或公司组织的股份不能超过25%,
3.大多数啤酒风味必须从传统或创新的原料和发酵技术中获得。
这意味着精酿啤酒不可能成为大品牌因为一旦做大,产品就会满街都是,这就违背了工艺的定义
与美国的那些标准相比,国内精酿啤酒行业已经略显做你想做的当然,里面的品牌不这么认为,进入者当然希望做大做强,不局限于和小美
一方面精酿啤酒刚开始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消费者在概念层面也没有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作为精酿啤酒趋势最老的敌人,资本和大工厂,准备进入
这对饮酒者来说不是好消息。
目前中国消费者对精酿啤酒的第一印象是Rdquo。
根据2020年世界啤酒消费量统计,中国占据全球20%以上的份额,真的是最能喝啤酒的国家。
但作为舶来品,自然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普通人来说,啤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扮演着餐桌饮品的角色,精酿啤酒本质上是一种需要独自享用的食物,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相悖。
毕竟啤酒进入中国的那一年,正是拉格啤酒称霸世界的时候无论是清爽的口感,还是符合当年低消费水平的价格,拉格啤酒无疑成为了中国啤酒的不二之选
三代之后,这个习惯很难改变。
虽然新一代的饮酒者逐渐占据了酒桌上的C位,但口感丰富,口味众多的精酿啤酒的崛起是必然的但是,仍然无法完全取代工业抹布
在美国,精酿啤酒用了30年才占据10%的市场份额所以,在未来,买一打,送半打,四舍五入的啤酒文化,大约等于不要钱,瓶盖可以幸运抽到,依然会是主流
毕竟我觉得很少有人一天配给酒是一百块一罐的树屋。
换句话说,工业啤酒是用来吹瓶的,精酿啤酒是让你一杯接一杯喝下去的。
定位不同,喝酒场景也不同。
甚至有人认为:啤酒,不要做什么高端的东西既然是快消品,守本分才是王道
与西方文化相反,啤酒有感情和象征意义。
比如在欧美电影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画面男人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冰箱里拿出一小瓶啤酒喝一杯,然后再做别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啤酒早已成为生活必需品
但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难把喝与啤酒有关。
这种差异也可以从音乐上看出来。
打开网易云,搜索Ldquo啤酒,除了少数非主流的颓废,这两个词没有出现在任何一句中文歌词里但是如果你搜索beer几百首以啤酒为主体的音乐向我们走来,频率几乎和嘻哈歌词里的一样,西竞争
你看,这就是中国人对啤酒的态度。
毕竟刚从秧田走上田埂,实在没必要把脚下的泥洗干净,穿上裤子,转身指指点点殊不知,泥水正顺着锃亮的裤腿往下流,浸湿了那双白袜子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Copyright (C) 1999- www.band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网站地图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