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3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上,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2023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
报告显示,新型灵活就业群体规模约占到目前总体就业人员规模的五分之一,相比传统蓝领,新型灵活就业群体可以获得更高收入,且能更快找到工作。
新型灵活就业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发展起来的新就业形式。根据智联招聘平台的划分,新型灵活就业群体包括平台电商、生活配送、生活服务、平台微商、知识服务、自媒体、平台直播、共享出行司机八类工种。
与数字经济关联度越高的行业和职业,新型灵活就业职位渗透率越高。报告数据显示,在交通运输、物流仓储行业和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行业这两大板块中,新型灵活就业招聘职位占总招聘职位的比例分别为44%和27.7%。招聘需求最大的生活配送和平台直播这两类工种恰好对应这两个板块。
而在传统蓝领工人集聚的能源/矿产/环保、房地产/建筑业和生产/加工/制造业,新型灵活就业职位渗透率仅有2.1%、2.8%和3.4%。
相较于传统制造业的蓝领工人,新型灵活就业职位能够提供的工资水平更高。据统计,传统就业职位最常提供的工资水平为6001-8000元,占比24.8%,而在新型灵活就业职位中,最常提供的工资水平为10001-15000元,占比高达30.3%。多项国内外调查研究也同样指出,平台型灵活就业者会获得更高的收入。
新型灵活就业职位的招聘工资分布
新型灵活就业在工资收入方面的优势愈发凸显,招聘市场供需两旺。数据显示,在求职端,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数量占比不断提高,由2020年一季度的18.6%上升至2023年一季度的23.2%。
在招聘端,受益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量新型灵活就业岗位被释放。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四成。报告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新型灵活就业招聘量占招聘总人数的比重为19.1%,较2020年初的13.8%有显著提升。
新型灵活就业的求职、招聘(需求侧)规模变化
活跃的数字经济推动新型灵活就业供需匹配,从业者可能更快找到工作。在招聘平台上,这表现为求职者的活跃时间更短。据测算,近50%的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可以在20天内找到工作,比传统就业求职者的这一比例高了9个百分点。
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的求职活跃时间分布
随着数字经济、服务零售的不断发展,新型灵活就业已然成为传统就业的重要补充,并在许多新业态中占据主要地位,对于稳定就业有着重要意义。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在发布报告时表示,新型灵活就业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各方应探索引导新型灵活就业朝着长期、稳定、规范化方向发展。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Copyright (C) 1999- www.band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网站地图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