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思考 舞蹈家侯莹新作《消失》将演
舞蹈家侯莹新作《消失》将演演出方供图
由舞蹈家侯莹编创、导演,侯莹舞蹈剧场舞者出演的现代舞作品《消失》将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华人春天艺术节登台。这是舞蹈家以疫情为起点所创作的一部面向旧秩序的“消失”的反思之作,融合了现代舞与击剑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体语言,其创作和演出跨越了从疫情到后疫情的这三年。
《消失》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侯莹舞蹈剧场与McaM明当代美术馆联合制作,于2021年10月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首演。《消失》被认为是现代舞与击剑首次深度融合,击剑内化成为现代舞的身体语言和冲击性力量,拓宽了现代舞的意涵与美学边界,该作品也是侯莹面对震荡的现实所作出的心灵反映,其创作意识超越了艺术家主观意志,成就了“它意志”的创作历程。文艺评论家程辉评价认为,《消失》是内心野性与文明之约的人为间离,是宇宙空间里的真实戏剧。
舞蹈家侯莹新作《消失》将演 演出方供图
据介绍,《消失》的创作想法诞生于2020年,面对疫情带来的变化,在疫情居家时间里,侯莹体会到人类的灵魂共振,这种共振是来自人类共同面对这场灾难的身心震撼。人们在没有准备之下,在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中,突然遇到了疫情的状态,这对每一个人产生的震动、带来的冲击在身心层面留下了痕迹。“这些痕迹现在不是特别明晰,我们还无法判断它是什么,因为我们还身处其中。”侯莹表示,这种强烈的冲击感成为《消失》的起点和底色。
谈及此次现代舞与击剑的结合,侯莹称,击剑的出现几乎是一种直觉的信息。“一种很不明确的撕裂和对抗”,侯莹决定遵循直觉,以本能的方式创作,试图剥离、重构社会现象,一点点地从身体开始去研究现代舞的身体技术、身心意识如何与技巧高超的击剑进行融合表达。
为了《消失》的创作,侯莹特别邀请了原北京击剑队女子佩剑主教练田雨川和国家一级裁判梁佳月为舞者们进行了前后长达半年的专业击剑训练。
击剑有着漫长的历史,被称为“格斗中的芭蕾”,对爆发力和动作标准性的要求和现代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真正学习这项运动后,侯莹和舞者们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我觉得击剑运动员双方对峙的处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人和人的关系”。同时,击剑中运动员面部的“面具”,也深深吸引了侯莹,两个人戴着头盔面对面,在无法看到对方的脸的情况下对刺,这让她看到了人与人之间不明真相的对峙,与她疫情期间的感悟不谋而合。
舞蹈家侯莹新作《消失》将演 演出方供图
在疫情隔离的状态下,《消失》邀请了奥地利音乐家Cornelius Berkowitz作为作曲与荷兰艺术家Kevin Polak参与声音设计。侯莹与Cornelius Berkowitz隔空完成了音乐与舞蹈的融合,编舞家排一段舞蹈,音乐家给一段音乐,最后再合成,在沟通中不断碰撞,不断加深作品的意境。
现实的敲击碰撞声,夸大的噪音摩擦音,泛音和电音,实验音乐的基调,都给了作品灵魂般的支撑。“剑身碰撞的金属声,开始是悦耳的,在进入搏杀前的那一瞬间,猛然间夸大刺耳的那声摩擦,穿透耳膜,穿透身体,让神经痉挛。”《消失》的音乐与声音设计无疑是惊艳的,沙哑、尖锐、肃穆的电子音乐为这部作品作出了准确的声音注解:这一定不会是人类最后一次关于“存在”的战栗。
在《消失》中,观众将听到充满紧张与丰富多变的声音,也将看到演员全程佩戴面具、佩剑在舞台上既是舞蹈,也是对峙击打,最后的意象是舞者“踏上“跷跷板”缓慢行走,全程呈现一种张力相融的身体动作和声音往复。紧张的声音,和谐中冲击着不和谐;“面具”暗含着真假和伪装;“跷跷板”预示着二者的较量与制衡。所有这些熟悉的物体、全新的身体语言以及有觉知的现代舞者与对峙中的击剑演员,共同叠加出一个冷峻的、复杂的、令人深思的世界。
据悉,4月27日,现代舞作品《消失》将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呈现。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Copyright (C) 1999- www.band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网站地图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邮箱:bgm1231@sina.com